- 夏云凯;张文辉;
煤炭干选精度的指标评定可以参照水洗设备分选指标,如分选数量效率、可能偏差E_p值、排矸率、矸石带煤率等。这些指标是以灰分测定为基础的重选技术指标,不仅计算步骤复杂,也不能反映分选过程水分变化对产品煤热值的影响。提出采用单位矸石排量精煤热值相对原煤提升值的指标D值来评价动力煤洗选效果,该指标兼顾了水分、灰分和煤种等因素对干选的影响,计算简洁,可用于动力煤干湿分选工艺技术比较。对榆树井选煤厂干选项目实际生产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分选易泥化褐煤时,干选D值是水洗D值的2.25倍,突出了干选技术在控制精煤水分和煤泥减量化方面的优势。
2022年11期 No.280 1-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引文;
针对目前数字化煤炭站台的发展现状,为解决目前煤炭站台煤质管控及检验工作基本依赖人工而引起的系列问题,提出了煤炭站台中的煤炭智能采制化系统对于提高企业对煤质的管控水平的迫切性,并详细介绍了煤炭智能采制化系统的采、制、化、存、控的系统组成。煤质检测装备的更新将提升检测技术水平,减少人为影响的同时降低安全风险,增强企业在市场采购和贸易结算中的议价能力。系统将标准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建设理念和传统管理以及煤炭站台现状相结合,符合企业质量效益的战略需求,对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具有重大意义。
2022年11期 No.280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金良;林喆;
絮凝沉降是煤泥水处理的主流方法,而良好的水力条件有利于提高絮凝效果。以絮体大小、分形维数、沉降速率、上层清液浊度以及沉降泥层高度为评价指标,考察转速、搅拌时间以及烧杯直径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转速为400 r/min、烧杯直径为6.8 cm时,所形成的絮体最佳,絮凝沉降效果最好。若转速过高、搅拌时间太长以及烧杯直径太小,都将导致絮体破碎,获得的絮凝平均粒径减小,沉降速率变慢,上清液浑浊。若转速过低、搅拌时间太短以及烧杯直径太大,颗粒间的碰撞效率低,从而导致絮凝效率低。
2022年11期 No.280 12-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徐英芳;吴大为;张路路;田庭伟;
阐述了煤用直流式浮选机槽体结构工艺理念,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煤浆水平流动层在槽底全宽纵贯,采用矩形断面的槽体,增设活动刮泡堰,强化尾矿箱液位自衡作用。
2022年11期 No.280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茂青;
介绍了2000年以来我国煤泥浮选技术在基础理论研究、分选工艺改革、技术装备创新、检测技术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在生产现场的应用情况,以期为条件类似的选煤厂进行技术更新和技术改造提供参考,并提出未来煤泥浮选技术应重点发展智能化和精细化分选技术与装备。
2022年11期 No.280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姚明刚;
阐述了沙坪选煤厂现有仓储能力不能满足矿井生产需求,仓储功能不完善,无法实现2个煤种的分仓储存、洗选、配装及销售等问题;沙坪煤矿采用放顶煤工艺后,小时带煤量增加,沙坪选煤厂洗选能力无法与煤矿生产能力相匹配,并且沙坪煤矿煤质变差、原煤灰分升高,而选煤厂末煤洗选能力严重不足,致使商品煤热值下降,精煤产率降低、生产成本高、工艺灵活性差。通过工艺优化改造,解决了仓储能力小而制约矿井产能问题和产品结构问题,增加脱粉系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精煤产率,实现原煤均衡生产。
2022年11期 No.280 27-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予辉;张林;
概述了胶带带煤量视频分析系统的组成,介绍了变频控制系统选用与组成,分析调速规则,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自动化控制胶带变频调速后,电耗较之前明显降低,设备损耗减少,设备使用寿命增长。
2022年11期 No.280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宇轩;汪才飞;周建方;
亭南选煤厂针对压滤煤泥水分大、产品质量差的问题,采用菲特薄膜超高压压滤机代替现有快开隔膜压滤机处理0.25 mm以下细颗粒煤泥,将压滤煤泥水分从27.98%降低至18.03%,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不但每年创造了3 009万元的经济效益,同时大大提高了矿物资源的利用率。
2022年11期 No.280 38-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智强;
对亿成选煤厂煤泥回收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选用2台型号为DZSN3036三质体高频脱泥筛代替原有弧形筛,同时采用聚氨酯筛网代替原有复合筛网;针对浮选药剂用量大的问题,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捕收剂2号与起泡剂2号的药剂组合为最优方案,可降低药剂成本0.098元/t;针对出厂精煤水分大于12.5%的问题,通过优化压滤机和离心机工作参数,可将精煤水分从12.85%降至11.47%,提高了精煤质量,降低了运输成本。
2022年11期 No.280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弘强;卢宪路;李明明;张贺;
棋盘井选煤厂浮选过程中高灰细泥极易上浮且较难控制,时常引起浮精灰分超标,致使重选精煤“背灰”,严重影响了选煤厂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浮选效果,选煤厂探索了Na~+、Ca~(2+)、Al~(3+) 3种无机盐对棋盘井煤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盐的存在对棋盘井选煤厂煤泥浮选有一定的促进效果,促进效果顺序为NaCl>CaCl_2>AlCl_3,但无机盐阳离子浓度过量后,会导致精煤产率下降。
2022年11期 No.280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利红;
哈尔乌素选煤厂为进一步提高原煤入选率,增加精煤产量,利用现有串联的弛张筛,将干法脱粉下限降到3 mm;按照相关标准,对弛张筛3 mm干法脱粉的筛分效果及重介浅槽分选200~3 mm的分选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处理能力为760~1 100 t/h时,一段弛张筛筛分效率为85.71%~91.64%,煤泥脱除率为93.89%~99.29%;二段弛张筛筛分效率为88.96%~96.21%,煤泥脱除率为97.46%~99.86%。重介浅槽分选机中的物料随着粒度的降低,分选密度及可能偏差均逐渐增加,各粒级实际分选密度为1.700~1.958 g/cm~3,可能偏差为0.033~0.175 g/cm~3;处理能力在760~1 100 t/h时,实际分选密度为1.747~1.891 g/cm~3,可能偏差为0.022~0.124 g/cm~3。
2022年11期 No.280 4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方会;何屈;安龙;陈鹏;
为了探索煤泥浮选的最优条件,采用正交试验对贵州某选煤厂煤泥进行分级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于0.25 mm粒级煤泥浮选各因素的最佳水平搭配为矿浆浓度70 g/L、转子转速1 400 r/min、捕收剂用量200 g/t、抑制剂用量600 g/t,浮选精煤产率为70.21%、灰分为13.99%、硫分为0.93%;小于0.25 mm粒级煤泥浮选各因素的最佳水平搭配为矿浆浓度60 g/L、转子转速2 000 r/min、捕收剂用量160 g/t、抑制剂用量400 g/t,浮选精煤产率为79.06%、灰分为14.22%、硫分为0.97%;最佳条件搭配下,浮选精煤的总产率为75.24%、总灰分为14.13%、总硫分为0.95%,浮选尾煤的总产率为24.76%、总灰分为57.30%、总硫分为1.10%。分级浮选可对煤泥有效地脱硫降灰,提高精煤产率。
2022年11期 No.280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郭伟;
介绍了基于浓缩机液面深度与浓度变化梯度建立的浓缩工艺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了浓缩效率、澄清系数、底流固体回收率等评价指标值与监测浓度值的换算关系,实时将评价指标值进行比对分析,实现药剂添加量和底流固体排料量的自动在线控制;设计的浓缩机液面消泡装置可进一步降低溢流浓度,全面保障浓缩机的高效运行。
2022年11期 No.280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东东;张军华;
选煤厂加介系统是重介分选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巴拉素选煤厂为例,加介过程可分为介质获取、介质冲洗、介质注入3个步骤。智能加介系统旨在打造一套系统,使得这3个步骤实现自动化;同时,加介系统预留数据接口,使得加介系统与选煤厂智能控制系统联动,最终实现智能加介。
2022年11期 No.280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汪才飞;韩峰;
新河智能选煤厂以亟需解决的问题为导向,在灰分控制、设备在线检测和智能办公三方面融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实现了产品质量稳定智能可控、设备运行质量实时智能监测和生产办公质量的提高。
2022年11期 No.280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