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朝荡;苑金朝;叶树强;钟良棋;赵佳伟;
介绍了国华公司近年来先进的“选煤工艺包”,包括原料煤不预排矸不分级不脱泥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粗煤泥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高灰分细泥化煤泥浮选技术、煤泥水两段浓缩两段回收技术等;从研发应用超级旋流器、S-FHMC系列超级煤泥重介质旋流器、ST系列超级煤泥水浓缩机、GTFMC系列超耐磨浮选机、ST系列超级煤泥水浓缩机以及煤泥浮选新工艺等方面,提出了“双碳”目标下选煤技术发展与推广应用的方向。
2022年08期 No.277 1-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王占富;程会朝;许慧林;程开;高航;李红旗;卫中宽;史英祥;刘钢枪;
为了提高浮选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水平,研究了多种流量计、浓度计的检测原理及使用工况,确定浮选入料矿浆流量、入料矿浆浓度传感器的选型。研制了浮选药剂流量检测装置、浮选槽体矿浆液位检测装置、浮选泡沫层多点电信号检测装置。并最终将这些参数接入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进行了多输入多输出的浮选生产环节智能化控制系统研制,并在王家岭选煤厂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2022年08期 No.277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胡刚;王磊;谢保;焦刘军;刘帅;侯增芳;王悦;
协庄选煤厂为解决浮选精煤灰分偏高的问题,进行了浮选柱联合“2+2”浮选机的二次浮选工艺改造。通过实施浮选柱一次粗选、浮选机二次精选,浮选机三室、四室高灰浮选精矿回到浮选机入料再次分选的改造方案,增加了浮选分步释放次数,六级、十级浮选精煤灰分分别降至7.5%、9.0%,彻底解决了“重介背灰”问题,浮选精煤产率提升3.92%,且利用新型穿流压榨压滤机,浮选精煤水分由30%降至20%以下,提升了精煤产品质量,实现了精煤产率和产品质量的双提升。
2022年08期 No.277 12-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新凡;赵强;邹勇;向必正;
针对石板选煤发电厂入洗原煤质量变差,重介改造使用的TBS粗煤泥分选机分选效率低、粗精煤泥质量不稳定而影响精煤产品质量的问题,决定采用分选精度和智能化程度更高的FBS粗煤泥分选机替换现有的TBS粗煤泥分选机,以降低粗精煤和尾煤产品中的错配率,从而提高精煤产率。
2022年08期 No.277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汪水清;侯宝宏;朱再胜;
潘集选煤厂为提高精煤产率,对生产过程中悬浮液密度对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效果、浮选药剂量和入料浓度等进行了探索。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悬浮液的密度可以进一步优化,洗选低灰原煤时,密度控制在1.37~1.39 kg/L,洗选高灰原煤时,密度控制在1.39~1.41 kg/L,精煤产率较高。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浮选最优条件:矿浆浓度90 g/L、捕收剂用量为1 600 mL/min、起泡剂用量为800 mL/min,其中矿浆浓度对高灰煤浮选可燃体回收率影响最大,捕收剂用量对低灰煤浮选可燃体回收率影响最大。
2022年08期 No.277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建华;
分析了河南天元选煤厂浮选和压滤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对压滤机进行升级改造,并在现场应用中进行参数对比优化和运行程序调整。应用结果表明,实现滤饼水分大幅降低,压滤精煤水分18%~20%,降幅达到6%~7%,综合精煤水分降低3%~4%,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2年08期 No.277 23-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申迎松;荣东;
现阶段选煤厂智能化发展迅速,智能设备仪器产生数据量级大,通过数据孪生对数据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将报警数据、设备全生命周期数据、视频监控数据等通过三维可视化效果进行集成,实现数据的全方位、跨平台管理。通过将数据孪生与三维可视化的结合,提高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简化了工作任务,数据利用率得到了提高。
2022年08期 No.277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刘平;冯化一;于大伟;楚遵勇;张秀峰;高会颖;
针对目前选煤厂重介分选系统的密控调节依赖化验室定时化验反馈调节,时间滞后性大的问题,且煤质变化后,数据更新不及时,无法有效及时调整洗选密度的现象,察哈素选煤厂采用基于复杂煤质,构建机器学习的方法,利用生成的可选性曲线等煤质资料及实时在线灰分检测仪器,使用科学的数学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预测重介洗选密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精准密度控制算法,控制洗选过程中的洗选密度,平稳提升控制的准确度;研究结果表明,本密度控制算法密度稳定率提升至85%以上(密度差在0.005 g/cm~3范围内),煤质预测时效性提升近15倍,保证了分选密度和产品指标的稳定性,有效提升了产品产率。
2022年08期 No.277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马涛;杨东红;
亭南选煤厂采用超高压压滤机技术,解决了煤泥水分高、难销售的问题。煤泥经过处理后水分得到明显降低,产品成粉状,可直接销售或掺配至混煤产品中配煤销售,销售情况很好,经济效益显著,同时也解决了煤泥滞销露天堆放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2022年08期 No.277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朱绍文;李新祥;
济宁二号煤矿选煤厂通过实施中矸磁尾分开单独回收的技术改造,将高灰矸石磁尾改为单独脱水回收后进入矸石系统外排,并增加煤泥离心机对中煤磁尾进一步脱水,有效降低了洗混煤产品的灰分和水分,提高了洗混煤发热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22年08期 No.277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张波;
燕子山选煤厂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出料口无预先脱介设备,末煤车间介耗偏高,为改善脱介效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了预先脱介筛箱。改造结果表明,预先脱介筛箱起到了预先脱介效果,降低了末煤车间介质消耗。
2022年08期 No.277 42-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侯宗波;余家辉;王宇昊;郭通;
概述了智能浓缩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为进一步提升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重介生产效率,长城一矿选煤厂总结影响煤泥浓缩系统的工艺参数,引入PLC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提出了简单实用、适用于本厂的智能浓缩控制系统(主体由智能加药和智能浓缩两部分组成)。提出了智能浓缩系统改造的基本方案和应用技术,总结了智能浓缩系统带来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了智能浓缩系统对选煤行业发展的意义。
2022年08期 No.277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相林;
阐述了检修项目调度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功能,用于将传统的纸质版工作票升级为电子版工作票,通过有线、无线网络,利用PC端和移动端将大量检修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服务器进行存储与逻辑运算,实现数据共享以及工作流线上流转,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能通过数据分析出设备检修周期,便于提前维护,实现设备预防性检修和检修项目数据化、智能化管理。
2022年08期 No.277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任彦卿;任彦东;杨秀红;夏玉才;吴树权;孙鹤;任尚锦;李跃功;
阐述了瑞光煤矿为了降低褐煤硫分,提高其发热量,进行了干法末煤跳汰机分选褐煤半工业试验,并依据试验结果选用TFX-9型干法末煤跳汰机分选25~0 mm粒级褐煤。实际应用效果良好,选前原煤全水分26.36%,硫分1.71%,高位发热量25.77 MJ/kg,分选之后,精煤硫分降低到0.66%,精煤发热量提高到26.96 MJ/kg,满足了市场煤硫分小于0.80%的需求,提高了经济效益。并探索出降硫率与原煤硫分、物料粒级、产品个数的关系。
2022年08期 No.277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鞠晨;刘咏存;
针对中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锦界矿列车商品煤人工采样的现状,研制并实施了智能机器人采制样系统。介绍了智能机器人采制样系统在锦界矿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及相应解决办法,尤其是钻探式采样头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采样深度、单次样重及采样周期等问题,实现了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提升了采制样效率,对锦界矿的智能生产意义重大。
2022年08期 No.277 57-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郑忠宇;
某炼焦煤选煤厂煤泥存在产量大、灰分高、其中高岭石和地开石含量多等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通过筛分试验、浮沉试验和矿物组成分析试验,计算各粒级和密度级煤样的产率和灰分等质量指标,分析煤泥的可选性和矿物组成。采用?75 mm水力旋流器预先脱泥进行压力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入料压力0.20 MPa,矿浆质量浓度15%,此时底流产率26.27%、灰分39.21%;溢流产率73.73%、灰分52.33%,底溢流灰分差为13.12%,说明水力旋流器具备脱泥降灰的能力。煤泥经预先脱泥处理后,将?75 mm旋流器底流产物进行浮选,设计浮选试验工艺流程为一次粗选和一次扫选。浮选试验结果表明:旋流器底流浮选的精煤产率为41.38%、可燃体回收率为61.30%,与原煤泥直接进行浮选相比精煤产率和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提高了11.14%和7.64%。说明经过水力旋流器预先脱泥可有效提高煤泥可浮性。
2022年08期 No.277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卢智强;
基于亿成选煤厂浮选尾煤粒度较细、粘度较大、成分较复杂等特点,分析了亿成选煤厂1、2、3号浮选尾煤矿物成分、煤质特性,以及浮选尾煤的粒度组成、密度组成,确定了3种浮选尾煤的主导粒度级皆为小于0.045 mm,主导密度级皆为大于1.8 g/cm~3,泥化现象严重,煤与黏土类矿物未能充分解离,单纯通过浮选难以回收合格精煤,需考虑结合脱泥及解离工艺,为后续选煤厂浮选尾煤的分选奠定基础。
2022年08期 No.277 66-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闫全喜;
针对末精煤水分高的问题,大屯选煤厂采用1台筛篮转速高、脱水效果好的WLH1000型卧式煤泥离心机替代系统内原有1台LLL1200×650B型立式刮刀煤泥离心机,并对产品的水分、灰分进行检测、对比。结果显示,末精煤水分由13.70%降低到9.60%,灰分降低了1.23%,产品质量提升较大,改造效果良好,效益明显。
2022年08期 No.277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敏;张志刚;韩臻;陈达坤;
针对常规除铁器无法有效脱除深埋煤流底部细小铁器的行业性难题,通过采取磁极单元化、网格化组合式创新理念,设计制作一种组合式多极电磁除铁器,将其安装在原煤分级筛筛面上方,利用物料在筛面上充分松散的特点,对煤流中掺杂的细小铁器进行吸附脱除。应用结果表明:该产品每日可清理细小铁器约20 kg,磁性杂物净化率可高达100%,每年可节约成本投入上百万元,同时还大大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为促进重介选煤工艺的自动化、智能化开辟了新思路。
2022年08期 No.277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