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全恒;任尚锦;么大锁;
介绍了CFX型差动式风力干选机设计的主体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CFX-24×2差动式双层风力干选机有效地克服了普通干选设备不适应原煤较高水分、分选效果差等不利因素,通过在吴四圪堵煤矿的试验证明,选后精煤产品发热量提高了2.09MJ/kg,分选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2010年02期 No.148 1-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5 ] - 朱根柱;朱建中;安丹丹;
介绍了单梁激振筛的设计理念,采用提高抛射强度和合适筛板,解决了潮湿细粒级难筛物料在筛分作业中经常堵塞筛面的问题,分段设计使大型设备小型化,高频率、低振幅使单位面积处理量提高,多段单独激振减轻了参振质量,达到了结构简单、工艺性好、筛分效率高、环保节能、易于维护的目的。
2010年02期 No.148 4-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6 ] - 王万明;姜云;李强;吴朝荡;张声勇;任利勤;
友谊选煤厂采用了煤泥两段分级浮选、两段脱水回收工艺流程,工业性试验数据表明,将煤泥按粒径粗细进行分级后再脱泥降灰,既稳定了精煤产品的灰分,又避免了可燃体的损失,浮选精煤产率达84.80%。
2010年02期 No.148 7-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18 ] - 黄玉祥;张学坤;
在分析我国现存选煤工艺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三段选煤模式比较符合洁净煤技术发展趋势,论述了小直径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工艺流程和特点。结果表明,当入料压力为240kPa、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的入料密度为1.26t/m3时,溢流密度为1.07t/m3,底流密度为2.02t/m3,具有极好的分选效果。
2010年02期 No.148 12-1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115 ] - 建瑞革;戴华;叶慧峰;孙景阳;翟强顺;
介绍了我国选煤厂煤泥脱水回收常用设备、工艺及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列举了当前大多数选煤厂在煤泥脱水回收环节常用的工艺流程及其优缺点和适用性,重点阐述了两段脱水回收工艺中各段工艺的原理和效果,为选煤厂设计人员在确定煤泥脱水回收系统的工艺和设备选择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宝贵经验。
2010年02期 No.148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88 ] - 王俊旺;方鲁香;
介绍了八矿选煤厂工艺流程及粗精煤泥灰分高的原因,采取了更换精煤稀介质磁选尾矿旋流器组、降低旋流器入料量、增加粗精煤泥回收筛处理能力和筛缝宽度、改善循环水水质等措施,降低了粗精煤泥灰分,提高了精煤产率,经济效益显著。
2010年02期 No.148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 符福存;
结合兴隆庄煤矿选煤厂钢材腐蚀的问题,讨论了钢结构易腐蚀的原因和特点,影响锈蚀速度的因素有环境温度、湿度、大气中酸性污染物浓度等,针对选煤厂钢材易腐蚀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及防治经验。
2010年02期 No.148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0 ] - 郜超;范肖南;
介绍了螺旋分选机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流程以及螺旋分选机在潘一选煤厂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螺旋分选机的入料性质,分选结果表明,颗粒的密度是其分选的主要依据,能够显著地降低产品灰分,提高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2010年02期 No.148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95 ] - 张英俊;
汾矿选煤厂在日常管理中采用预防性维护的设备维修模式,减少了设备故障的发生,延长了设备的检修周期,降低了设备维修工作量,保障了设备正常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0年02期 No.148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9 ] - 姚伟;闵建国;殷大力;秦丹;
望峰岗选煤厂针对装车系统平煤器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新平煤器大幅提高了装车质量,装车速度由原来的每节车7min减少到每节车5min,工人的劳动强度减轻,并且避免了人工登车平煤的不安全隐患。
2010年02期 No.148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0 ] - 陈宸;
介绍了浮选工艺参数对分选效果的影响,提出浮选工艺参数自动化技术,从入浮矿浆浓度测控、自动加药、浮选机液位高度控制和药剂罐液位控制等方面阐述了浮选参数自动控制的意义,并建议加大推广浮选参数自动控制的力度。
2010年02期 No.148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5 ] - 周慧宾;
针对原煤煤质发生变化,板框压滤机入料中高灰细泥含量增大,工作效率低的情况,采取调整板框压滤机入料粒度组成的措施,改善了板框压滤机工作状况,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煤泥的有效排出,使重介质选煤的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2010年02期 No.148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7 ] - 赵秀芳;司亚梅;
介绍了煤泥水处理中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机理,分析了高分子絮凝剂的性质、分散体系中的微粒性质、煤泥水性质及使用方法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010年02期 No.148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