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洗选加工

  • 宽尺度加重质流化床床层膨胀与塌落行为研究

    卢广鑫;王浩南;刘银;郭帅;强晓;高忠林;

    脉动分选流化床相较于其他干法分选技术有较好的分选精度,但分选过程中也暴露了一定的缺陷,因此,通过向B类磁铁矿粉中添加适量C类细颗粒,从床层最小流化速度、膨胀和塌落过程等角度出发,研究添加细颗粒改善流动的效果。研究发现,添加细颗粒可以明显降低床层最小流化速度,当细颗粒添加量为10%时,U_(mf)为2.3 cm/s。另外,添加适量细颗粒可以明显提高床层膨胀以及系统的持气能力,这些改变对于改善系统流化质量,提高分选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6期 No.31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孔庄选煤厂煤泥智能浮选加药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陶文龙;

    阐述了智能浮选加药控制系统在孔庄选煤厂的应用,结合除杂过滤系统、药剂双重计量系统、显示及控制系统、移动巡检加药系统等关键设备,设计了自动加药参数调整方式,通过隔膜泵及电磁阀实现了前馈自动加药,替代原有的手工加药,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了选煤厂智能化水平。

    2025年06期 No.311 7-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挖金湾选煤厂絮凝剂加药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韩益标;

    介绍了挖金湾选煤厂自制的JY-5型絮凝剂加药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立项背景、研究内容、创新点以及应用情况和经济社会效益。该系统在提高加药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自动化程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选煤厂的生产运营具有重要意义,为同类选煤厂的加药系统改进提供了有益借鉴。

    2025年06期 No.311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集选煤厂智能煤泥水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刘黔川;高绕绕;宗召;周宏强;

    分析了潘集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的生产现状,提出浓缩加药系统和压滤系统存在依赖人工经验、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并进行了煤泥水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制定了智能化升级方案,实现了浓缩、加药、压滤多系统的联动控制及统筹管理。智能煤泥水系统投用后,稳定了煤泥水沉降效果,降低了絮凝剂和凝聚剂药剂消耗,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2025年06期 No.311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破碎机智能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周玉梅;

    破碎机智能化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结合智能化的相关概念及政策,概述了破碎机智能化的研究背景,分析了破碎机智能化过程中,在故障诊断、自动控制、在线监控等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破碎机在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智能化程度较低、配套技术制约、标准体系构建不足等一些问题,以期为破碎机行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

    2025年06期 No.311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选煤厂机电设备管理及质量控制实践

    李伟伟;

    针对如何提高选煤厂机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结合选煤机电技术管理在选煤安全生产中的实际运用情况,采用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管理智能化的方法,提出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并已成熟应用于多个选煤厂,总结了若干改善选煤机电设备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策略,达到了预期效果。

    2025年06期 No.311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随机森林的振动筛过筛率预测研究

    褚亮;王凯;王群;

    振动筛过筛率对混煤热量、灰分产生直接影响,为进一步探索过筛率与破碎、筛分环节的多维度特征参数间的规律,系统分析了古城煤矿原煤破碎—筛分系统的特征参数,在最优超参数搜索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过筛率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测试集与验证集的精度均大于85%,且过筛率主要受含矸率、筛板总面积、40筛板孔径数量等因素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混煤热量与灰分的智能调节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No.311 26-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西曲矿选煤厂降低矸石带煤率的研究与实践

    孟晓光;

    分析了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的分选原理,通过调整二段旋流器底流口直径、中心管长度和直径、锥角等参数,分阶段进行了多次对比试验,不断优化二段旋流器的分选效果,最终将西曲矿选煤厂重介分选系统的矸石带煤率降低至1%以下。

    2025年06期 No.311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纳林河选煤厂筛分系统优化改造

    苏艳东;郭良;李小奇;

    针对原煤分级筛生产效率低、筛分效果差,车间内设备设施布置拥挤、检修维护困难等影响因素,对筛分车间进行改造,实现了大块原煤预先筛分,提高了原煤分级筛有效筛分面积和筛分效率,降低了原煤分级筛筛板的消耗,提高了车间生产标准化、空间利用率及生产效率。

    2025年06期 No.311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大面积堆煤荷载对储煤场围护结构基础的变形影响

    潘亮;张妍;

    储煤场内煤堆高度一般较高,由大面积堆煤对围护结构基础产生的附加沉降不能忽略。同时围护结构承受上部网壳支座的水平力和竖向力均较大,从而形成较大的基底压力,天然地基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时,通常采用复合地基或桩基础。结合实际工程,通过计算储煤场围护结构基础在大面积堆煤荷载下的地基附加沉降量以及相邻支座沉降差,分析大面积堆煤荷载对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的储煤场围护结构基础的变形影响。结果表明:CFG桩复合地基可以通过提高土体压缩模量,显著减少围护结构基础在大面积堆煤荷载下的沉降变形,有效避免不均匀沉降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5年06期 No.311 37-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洗煤工艺中降低介质损耗的试验研究

    周坤强;许留关;杜佳楠;

    针对末煤脱介工艺中存在大量磁铁矿粉损耗的问题,以大佛寺选煤厂生产用磁铁矿粉为研究对象,采用粒度筛分分析、改性实验、工业试验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油酸酰胺对磁铁矿粉表面活性的影响,并探索了改性磁铁矿粉在脱介段的介耗量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磁铁矿粉的最佳改性时间为20 min,最佳药剂用量为4%,此时的活化指数为77.9%。将改性后的磁铁矿粉用于工业试验,发现普通磁铁矿粉介质平均损耗为0.92 kg/t,要高于活化的磁铁矿粉介质平均损耗0.83 kg/t,两者介质损耗量相差0.09 kg/t。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磁铁矿粉与煤粒之间的吸附效果,发现改性后的磁铁矿粉在煤颗粒表面吸附量较少,说明活化磁铁矿与煤粒的吸附性能减弱。

    2025年06期 No.311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煤炭深加工

  • 大同长焰煤低温热解过程中分子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

    张小龙;杨灿;周萌;李昌轩;彭英华;王成勇;

    低阶煤具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对其加工利用带来了许多危害。利用工业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探究了低温热解前后大同长焰煤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变化。热解温度分别为200℃、300℃和400℃,热解时间分别为30 min、60 min、90 min和120 min。结果表明:在≤400℃条件下热解长焰煤,可有效改变其分子结构特征。低温热解脱除了游离水和含氧官能团,使长焰煤的水分减少。部分有机质裂解逸出,导致热解后试样的挥发分减小。随热解温度和时间增加,热解后试样的O■C—O、C■O和C—O含量减少,而C—C/C—H热稳定性较好,其占比增加。长焰煤中微晶结构的尺寸增大且有序性增强,芳香片层平均间距和脂碳率减小,芳碳率和芳香片层平均堆砌高度、平均延展度和平均数量增大。

    2025年06期 No.311 45-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智能巡检机器人在煤炭深加工装置中的应用

    孟瑞知;许娟;程帝军;王鑫;杨晶;

    针对煤炭深加工装置工艺复杂、设备管线密集、人工巡检效率低、漏检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多模态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通过融合吊轨/轮式移动平台、复合传感器阵列及具有创新性的LSTM-Attention故障预测模型,实现复杂环境下的高效精准巡检。某工厂实测表明,系统使巡检覆盖率提升55%,异常检出率提高24%。

    2025年06期 No.311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粉煤加氢热解反应器流场特性模拟分析

    孙中卫;周三;孟泓运;方科学;刘泽龙;刘明;张正旺;

    建立了气流床煤加氢热解反应器的三维数值模型,涵盖水分蒸发、加氢热解和残余焦炭气化反应。通过该模型对新奥集团开发的400 t/d气流床气化炉内的反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总碳转化率、油品产率、轻烃组成和反应器出口温度)高度一致。研究对比不同结构参数(高径比H/D及缩口扩口参数)下的气化性能,包括流场、温度场和有效产物碳转化率。结果表明,较大高径比和内置缩口扩口结构可有效抑制二次撞击返混流,优化产物停留时间分布,避免油品过度加氢裂解,优化结构C在较小高径比下可实现以平推流为主的反应流场,油品收率较结构B提高0.5%,是百吨级气化反应空间的优选结构。

    2025年06期 No.311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煤质技术与管理

  • 机器人化验系统苯甲酸自动给料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陈小霞;张东伟;李伟华;沈静;张凌;朱涛;王祁峰;余毅;

    发热量测定的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与热容量标定所能达到的准确度相关联,而在热容量标定过程中,标准物质的添加是热容量标定准确性的关键。为了避免当前人工添加标准物质可能出现的污染、不安全隐患等问题,结合机器人化验系统工作流程,设计了一种苯甲酸自动给料装置,通过在封闭管体中自动添加单颗定制化苯甲酸圆片,确保了热容量标定过程中标准物的添加符合国家化验标准,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苯甲酸污染、苯甲酸质量称量不精准等问题,提高了机器人化验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安全性和准确性。

    2025年06期 No.311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炼焦煤煤质及黏结性、结焦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智红梅;

    黏结性和结焦性是评价炼焦煤工艺性质的主要指标,通过对多种炼焦煤煤质及黏结性指数、胶质层指数、奥亚膨胀度和吉氏流动度等黏结性和结焦性指标进行检测,并在40 kg试验焦炉内进行炼焦试验,检测焦炭质量,对炼焦煤煤质及黏结性、结焦性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可较好评价炼焦煤质量特性,优化配煤结构,稳定焦炭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相关拟合模型可为煤焦实验室开展煤质及黏结性结焦性指标相关数据审核提供相应参考。

    2025年06期 No.311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化验室煤质数据管理系统的优化策略

    詹德沂;曹阳曦;

    针对火电行业对煤质分析精确度和响应速度要求日益严格的问题,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角度出发,对化验室煤质数据管理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人员管理与培训、硬件与软件设施升级、数据与样品管理优化、流程与方法论改进、环境与设施完善以及测量与数据分析强化等手段,显著提高了化验室煤质数据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满足了行业对煤质分析的高精度和快速响应需求。该研究不仅为火电行业的化验室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优化方案,降低了生产风险,还为其他相关行业的化验室数据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025年06期 No.311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火电燃料智能化管理中的应用与价值分析

    刘江宁;刘扬扬;王亚利;孙涛;王永洪;王冬华;

    火电企业是电力生产的主力军,其燃料管理对于确保稳定且高效的能源供应至关重要。随着国内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能源快速发展及双碳政策的持续推进,电力市场竞争加剧,传统火电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基于前人研究,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火电企业燃料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研究表明,三维可视化技术通过直观展示、精准反馈、全面集成和多终端共享等特性,显著提升了火电企业的管理效率、设计和施工质量、设备维护和故障诊断能力,促进了跨部门协作。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三维可视化技术将在火电企业的智能化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助力行业向高效、智能的方向迈进。

    2025年06期 No.311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煤质在线检测技术在露天矿生产中的应用

    张云峰;杨龙明;尹涵玉;赵宇;

    介绍了传统与新兴煤质检测方法的发展现状,X射线反射式煤质检测技术在选煤厂的应用结果表明,X射线反射式检测技术为露天矿煤质在线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煤质检测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2025年06期 No.311 83-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红外光纤融合技术的高精度煤温监测装置研究

    刘睿;冯杰;王帅;尹继来;杨健;

    煤炭储存过程中的自燃现象是煤炭行业面临的重要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光纤融合技术的高精度煤温监测装置,结合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和红外热成像技术,实现对煤堆内部和表面温度的实时监测。该装置具有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精细和实时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预警煤堆自燃风险。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的测温精度达到±0.3℃,空间分辨率为0.5 m,预警准确率超过98%,为煤炭储存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2025年06期 No.311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合利用

  • 煤矸石充填材料配比实验及环境影响研究

    李果;朱阳亚;黄振华;吴良宝;尹刚;

    为解决“三下”压煤、矸石排放等问题,有效控制岩层移动及地表沉陷,使煤矸石从“堆存”向“利用”转变,同时改善矿区生态脆弱环境,煤矿充填开采正逐渐成为我国煤炭绿色开采的核心技术之一。基于郭家湾煤矿在充填时自身煤矸石不足,需使用青龙寺煤矸石进行充填的条件下,通过对充填骨料各项性质参数进行检测,并设计充填配比正交试验,对充填料浆流动性能和充填体抗压强度进行分析,论证青龙寺煤矸石用于充填的可行性,并通过毒性浸出考察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确定了采用浓度70%、水泥添加量0.26 t/m~3、粉煤灰掺量20%的配比方案,充填体24 d强度3.937 MPa,扩展度14 cm,泌水率0.96%,既满足易和性,又符合充填泵送和抗压强度的要求。同时充填体的毒性浸出等各项指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为矿山充填可行性和参数方案提供了实践依据。

    2025年06期 No.311 9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宁东主要煤矿煤矸石中有害元素和放射性元素特征与环境影响研究

    魏建成;田少冲;席建建;周小平;王涛;

    针对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矸石的环境污染问题,采集14家煤矿的煤矸石样品,系统分析了其有害元素(Cu、Mn、Ni、Zn、Pb、Cr、Cd、As、Hg)的含量和放射性核素(U、Ra、Th、K)的活度浓度特征及环境影响。结果表明:有害元素中Cd为核心污染风险元素,部分煤矿(如高闸、石沟驿)的Cu、Hg、Cr含量显著超出银川市土壤背景值,基于农业用地风险筛选值进行评价,Cu和Cd仍为主要风险元素;煤矸石放射性核素活度均低于免管限值(<1 Bq/g),内、外照射指数(I_(Ra)<1,I_r<1)满足建材利用标准,但高闸煤矿的~(40)K活度(962.51 Bq/kg)接近限值,需警惕长期累积效应;有害元素与放射性核素(如Cd与U、Ra、Th)呈现协同富集特征,需统筹防控。研究建议针对不同污染特征的煤矸石实施差异化利用策略,并加强多元素协同效应研究,为区域固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06期 No.311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我国煤矸石、瓦斯综合利用现状

    赵猛猛;

    从煤炭行业资源综合利用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煤炭生产情况和煤矸石、煤矿瓦斯利用方面的相关政策和利用途径,旨在推动煤炭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5年06期 No.311 106-109+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煤矸石制备FAU型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侯春月;李晓兰;石国亮;

    基于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现状,从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及固废高值化利用两方面的迫切需求出发,论述了煤矸石活化预处理以及利用煤矸石合成FAU型分子筛的制备研究进展,概述了该类型分子筛在吸附、催化等领域中的应用性能,并对FAU型分子筛的绿色化制备进行了展望。

    2025年06期 No.311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瞬变电法的采空区充填效果评估模型的构建

    郑庆生;

    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量逐年增加,开采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对地质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采空区充填管理的效果需要经过有效的监控和管理。阐述了瞬变电法的原理和应用情况,并对瞬变电法在采空区充填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模型构建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矿产地区采空区的有效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2025年06期 No.311 116-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节能与环保

  • 七五煤矿污水处理厂自动化升级改造

    敖笑颖;胡国栋;

    针对七五煤矿污水处理厂采用传统运营模式弊端丛生,能耗居高不下,处理效率低,并且严重依赖人工干预等问题,借助传感器收集数据,通过可编辑控制器(PLC)打造全流程感知网络,同时,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深度开发智能决策系统,实现远程操控。一系列改造措施后,污水处理厂运行效能大幅度提升,改造后吨水处理成本降低28.4%,PAM单耗降低66.7%,设备故障率降低83.5%,不仅实现了自身优化升级,更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安全系数。

    2025年06期 No.311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矿区生态修复技术应用与效果评价研究

    田陆峰;

    从矿区生态退化现状出发,阐述了矿区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矿区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现状基础上,构建了矿区生态修复技术效果评价体系,并以某矿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生态修复技术,可显著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为矿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提出了加强矿区生态修复的规划建议,以促进矿区生态修复事业健康发展。

    2025年06期 No.311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煤焦化生化进水有机物识别及处理技术研究

    马文超;

    为实现对焦化生化进水有机物的准确识别及高效处理,采用GC-MS分析了有机物种类,采用不同的高级氧化技术处理焦化进水有机物,优选最佳氧化技术,并开展工艺优化研究,确定最佳参数。结果表明:焦化生化进水有机物包括苯胺、苯甲腈、苯酚、甲基苯酚、二甲基苯酚及芳香族化合物等;紫外芬顿氧化技术对COD的去除效果优于臭氧催化氧化技术;优化紫外芬顿氧化条件后确定的最佳参数为:H_2O_2投加量3 mmol/L、FeSO_4投加量3 mmol/L、初始pH为3、反应时间30 min,反应后COD去除率为58.3%,出水COD为1 522 mg/L。由此可见,紫外芬顿氧化技术对焦化生化有机物去除显著,可为焦化生化进水相关技术研究及应用提供指导。

    2025年06期 No.311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征稿启事

    <正>期刊简介《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创刊于1983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煤炭科技类期刊(CN11-2627/TD;ISSN1005-8397),由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主办,系国内探讨、研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主流媒体,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

    2025年06期 No.311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订阅单

    <正>《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A类科技类期刊,是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会刊。主要报道内容:煤炭洗选加工,煤炭化学转化(焦化、气化、液化、低阶煤分级提质等),动力配煤、型煤、水煤浆,煤质分析化验及管理,低热值燃料发电及灰渣综合利用,煤系有用矿物资源开发利用,矿井水、瓦斯和煤矸石综合利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方面先进的工艺技术及经营管理经验。

    2025年06期 No.311 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