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汰选煤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李百亮;陈志林;郝曙华;韦鲁滨;
摘要(Abstract):
介绍了现阶段国内外选煤领域在跳汰分选理论、跳汰机及跳汰智能控制方面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跳汰选煤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KeyWords): 跳汰选煤;跳汰机;分层机理;智能控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李百亮;陈志林;郝曙华;韦鲁滨;
DOI: 10.16200/j.cnki.11-2627/td.2007.04.0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康淑云.我国跳汰选煤市场简析[J].中国煤炭,2003,29(4):40-43.
- [2]谢广元,等.选矿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 [3]杨康,娄德安.跳汰选煤技术与设备的发展[J].选煤技术,2003,(6):73-76.
- [4]明尚志.跳汰机测量与控制技术[J].工矿自动化,2005,(6):18-21.
- [5]张荣曾,付晓恒,韦鲁滨,徐志强.跳汰机床层松散与分层的流体动力学研究[J].煤炭学报,2003,28(2):193-198.
- [6]曾鸣,黄波,霍森,张荣曾.跳汰机机体结构对脉动水流运动参数影响的模拟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0,(2):38-40.
- [7]朱金波.跳汰机结构对其流场分布影响[J].煤炭科学技术,1999,27(7):31-33.
- [8]樊民强,张荣曾.颗粒在跳汰床层中分布形态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0,25(3):312-315.
- [9]王振翀,任守政.跳汰分层过程计算机模拟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29(4):388-391.
- [10]匡亚莉,何亚群,陈建云,杨海旺.跳汰床层运动参数的特性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6):678-682.
- [11]王振生.关于跳汰选煤理论与实践的一些问题[J].煤质技术,2000,(5):30-35,17.
- [12]樊民强,徐志强,张荣曾.用β分布函数模拟颗粒在跳汰床层中的分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1,30(2):148-151.
- [13]杨康.跳汰机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J].煤质技术,2002,(3).
- [14]颜学军,等.SKT系列跳汰机技术改造新途径[J].选煤技术,2002,(3).
- [15]于尔铁,动筛跳汰机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煤质技术,2006,(4):1-6.
- [16]靳权.跳汰选煤技术与设备的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2):150-151.
- [17]朱金波,曹以龙,李贤国,贾长龄,陈清如.用人工神经网络确定跳汰分选指标及最佳操作[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28(2):145-148.
- [18]倪建军,孙伟,李明.跳汰精煤灰分在线回控系统的应用研究[J].选煤技术,2003(6):111-114.
- [19]李建民,张卫华.跳汰机床层状态检测方法的研究[J].华东工学院学报,2004(3):119-222.
- [20]钱立全,杜长龙.跳汰床层松散度的灰色预测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J].矿业工程,2004,2(5):30-34.
- [21]符东旭.用递归人工神经网络实时检测跳汰过程[J].中国煤炭,2004,30(12):56-58.
- [22]陈军,王军,王艳玲,李艳奎.跳汰选煤自动控制发展现状及趋势[J].选煤技术,2005,(4):49-51.